福娃算命网

Hi, 请登录

七月十五

农村烧纸钱烧给亡人,在你们那里是十四烧,还是十五烧?

关于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咱们农村所谓的七月半、鬼节,给亡人烧纸这个事儿,各地的习俗好像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是7月14日烧,有的地方是7月15日烧,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当天7月15烧,所谓烧纸就是送钱。

相传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是死去的先人回家探亲、吃饭的日子,走的时候当然要带点钱回去花花,那么这钱在哪天烧才最合适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管在哪天烧他们都收不着,而且烧的也不是***。不过我们活着的人为了祭奠先人,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子,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每年从七夕之后就有人在十字路口烧纸钱的了,大概在十字路口是能送出钱的地方,烧纸没有在自家门口或者楼下烧的,都要找个十字路口,选择哪一天烧的都有,我们这里一般还是在十五这天烧,毕竟这一天才是正儿八经的鬼节,烧了的纸钱才算有效吧。这一天的习俗不光烧纸钱,还要做包子饺子来供奉。

七月十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天就是七月半,我们当地的习俗是中午要包包子吃,晚上要包饺子。包好之后都不能先吃,而是要先供奉给先人,一般只能供奉单数,三个五个之类的,晚上的时候还要上坟放鞭炮,以表示对逝去人的尊敬和重视。

不过明天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尤其是男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男子不能出门,因为说有的鬼魂出来放风之后,能在关大门之前没有来的及回去,这样就游荡成了孤魂野鬼,所以明天不能到处乱窜,天黑之前要赶紧回家。

七月十五是鬼团圆的日子,八月十五是人团圆的日子,一年又一年,过完七月半,还有一个月就过八月十五了,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七月十五的纸可万万不能十六再烧啊。

七月十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悟空邀请!

七月半在我们农村俗称鬼节,月半,书面叫法为中元节。

在我们老家农村,只要到了七月十四这天,中午的时候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供上美酒,香火,来祭祀已故的亲人和祖先。当然上午还要将纸钱包好,写上已故亲人祖先的名字,还要写上子孙后代的名字某某某月半寄钱。然后到了傍晚时分,将纸钱对着亲人祖先坟墓的方向跪拜焚烧。

七月十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时候也不懂,就追问父母这天是什么日子?父母回答今天是鬼节,每个孩子都是从小听着老人讲的各种鬼故事长大的:鬼节这天阴曹地府开门放鬼魂,所有的魑魅魍魉在鬼差的押解下,可在阳间活动一至数日,类似于监狱中的放风,一年只开一次鬼门。所以到了晚上要关门闭户,有不听话的小孩儿晚上跑出去,便会被鬼带走。后来长大了通过书面了解七月半是明间初秋庆获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其文化核心是尽祖尽孝。

七月半一直流传至今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个榜样,要懂得感恩,尊重父母,孝顺父母!也要让子孙后代将这种好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十三,十四是时节,人们农忙后悠闲自在,吃二日丰盛的晚餐,听老人说旧时地主请长工务农,农忙完毕,财主佬请长工吃饭,酬劳长工。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鬼节,清明节放鬼出关,中元节送鬼入关,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儿童时代听老人讲过。我的家乡是,十五祭祀亡人,一般是豆腐拜祭,茶叶.酒,米,面,花生等祭祀品,傍晚在十字路拜祭烧冥纸,把拜祭完的祭品洒在地上。所以有句老土词送鬼吃豆腐一骗鬼。


关于七月十五上坟烧纸问题,我来回答你——

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祭祀的时间也不同,拿我们东北黑龙江来说,一般过了七月初十就可以了,当然喽,一定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阴天是绝对不可以的。

谢谢悟空,我淡淡本地的风俗吧,每年都要给死人老前辈烧纸钱的日子。有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这三个节日都要烧纸钱和在家烧,菜,酒,猪肉,鸡肉,豆腐,鱼等等。过年和正月初一就不说了。今就说说中元节吧,中元节就是我们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按我地习俗,在七月十四日下午,先做好发糕,米饭,米糕,自己不能先吃,熟后要先装一碗米饭,一碗发糕和米糕。然后自己就可以吃了。吃好就可以烧菜了,猪肉,鸡肉,豆腐,青菜,鱼各种菜烧好,就可以在家烧了。我地大部份人都在中元节前一天,即七月十四日烧拜。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这句农谚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老百姓总结出了很多独特的农技知识并凝炼成俗话谚语。比如从节气确定生产的有“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看云识天气的“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今天我们来说一句也是关于农村气候、收成的谚语,那就是: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此简单分析一下。

农民以种地为生,都希望有个好收成,季季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年。然而在以前,农民耕作的技术、设备、***、肥料等都很匮乏,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饭。也因此智慧的农人们学会了哪个节气种什么,什么时候收什么等等。

也包括这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实就是人们对时间、节气对气候的影响和收成的一个总结。

农历七月十五,正是夏天最热够时候,大都快出伏了,秋天即将来临。而田地里的庄稼正是生长旺盛期,自然是需要适宜的气候,最起码不能太干旱,也不能天天暴雨不断。

好在这时已临近立秋,伴随着酷暑的逐渐远离,干旱天气自然不会有了。夏天气候反复无常,夏天过去,干旱没有了,自然强降雨也渐渐少了。所以说这时候整个庄稼生长重要时期的气候已很明显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农谚“七月十五定旱涝”还是比较准确的。

在这之后,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时不时来点和风细雨。很多庄稼陆续成熟收割。到一个月后的八月十五,中秋之时,绝大部分庄稼都已收回家了。赶上好年景的话,这是农民朋友们最忙碌也最幸福的时候,因为又是一个丰收年,又忙一个丰收季。

当然,偶有气候不好,庄稼欠收那也没办法,只能尽快强收,争取秋茬再种一季粮食蔬菜瓜果什么的弥补起来。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天文气象知识,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根据每年的天气情况,总结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农业生产经验,而这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丰收,就是那些经典农业生产经验的代表之一。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解读这句话,在七月十五就能确定今年是旱还是涝,八月十五确定今年粮食是否丰收。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要说一下,这里的两个时间点指的是农历日期,而不是我们所说的阳历日期!农历七月十五,是立秋过后的第七天,一般情况下也就是阳历八月份,那么为什么会说七月十五能够确定后期是旱还是涝呢?因为古人认为在立秋过后几天时间(七月十五),如果持续有雨,那么后期就会出现水涝灾害,如果立秋过后基本不下雨,那么后期就会干旱!而七月十五只是一个时间点,有一部分农民会在这一天总结天气情况,确定后期的旱涝是否会发生!

那么古人用此方法确定旱涝靠谱吗?其实按照现代气象学知识来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立秋以后尤其是在北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南移动,如果立秋后几天,仍然有有连续的降雨,说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尚未南移,或者南移较晚速度较慢,后期仍有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就有了出现水涝的可能性;而如果立秋以后,一小段时间没有雨,说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已经南移,后期可能会发生干旱!而农历七月十五已经是立秋后第七天,这个时间是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判断后期天气的!

而八月十五定丰收,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农历八月十五,已经是阳历九月份了,这个时候很多作物已经进入生长后期,有些甚至已经开始收割,总体的产量已经定型,再***取一些增产管理措施意义不大,农户基本可以直接判断出今年是否为丰收年!

从这句老俗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农村老俗话都是经验的结晶,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