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算命网

Hi, 请登录

信口雌黄打一种动物

信口雌黄,雌黄是什么?

信口雌黄一词最早是叫“口中雌黄”,其典故是来自古代就一个叫王衍的人。

此人在历史上不算出众,但他的家族就比较有名了,乃是晋代四大家族之首的琅琊王氏,其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竹林七贤”的王戎就是他的堂兄。

信口雌黄打一种动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衍此人从小勤奋好学,才华出众,长大后进入仕途做到了黄门侍郎这个官职。受当时风气影响,他喜欢上了玄学,喜欢上玄学没关系,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当他觉得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任何不对的地方,就会立刻批判反驳,反驳多了连自己的话都前后矛盾。

当时的人们用黄纸写字,如果发现错了就会难***的雌黄来涂改更正,众人见王衍喜欢反驳别人的言论,更改自己的矛盾。于是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口中雌黄”。

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用来涂改字迹的雌黄到底什么呢?

信口雌黄打一种动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雌黄的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颜色为柠檬***,其成分有剧毒,但有毒不等于就有害,如果利用的好,加工后就是非常好的中药。古代人除了用它来涂改文字外,还以作为绘画的颜料。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就有用雌黄做画。

矿物鸳鸯

聪明的朋友肯定会问答,既然有雌黄,那么肯定就有雄黄咯。没错,它的“老公”就是雄黄,在化学成分上雄黄是四硫化四砷,橘黄红色,有毒。氧化后是三氧化二砷,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砒霜,剧毒。

信口雌黄打一种动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雄黄的单晶体形状呈短柱状或板状,几何体的形状为片状、梳状、土状等,质地很脆,稍微用点力一捏就成粉末。因为雌黄与雄黄是共生矿物,所以二者也被称为“鸳鸯矿物”。

在我们小时候看的《新白娘子***》里,许仙听了法海的话把雄黄加入酒中,白娘子喝了以后就现了原形,所以雄黄的毒性有驱五毒的效果,以前每到端午节大人就会用雄黄粉末涂抹我们的耳朵,预防毒物咬伤小孩。

信口雌黄

作为典故中的王衍确实也是个反面教材,他后来虽然做过尚书令、司空、司徒、太尉等位极人臣,但经过“八王之乱”后,西晋迅速走向衰败,而王衍56岁那年在一次兵败后被人推倒墙壁砸死。

而他所崇尚的“清谈”,也被后人纳为空谈误国的祸首,他的这种行为其实跟现在的某些“砖家”没什么区别,经常反驳他人言语、说话前后矛盾。所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信口雌黄”,王衍是“砖家”的祖宗级人物。

“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指的的不顾事实地随意批评或者乱说。“信口”就是随口的意思,那么“雌黄”又是何意?

其实,雌黄又叫鸡冠石(学名三硫化二砷),是一种橙***微透明的矿物质,可用做颜料或者褪色剂。通俗一点讲,“雌黄”与我们今天的“涂改液”的成分虽然不同,但它们有一样的作用——修改错别字。

古代的纸多是用防虫蛀的黄檗染成的,所以古代的纸略带***,“青灯黄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古代人写错字了怎么办?古人就会用雌黄把写错的字涂掉后再写,与今天的修改液作用相似。宋代《遁斋闲览》记载:有误字,以雌黄灭之,为其与纸色相类。

而“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衍传》。东晋人王衍是有名的清谈家,经常约人在一起闲聊。王衍最喜欢谈老庄玄学,他侃侃而谈时漏洞百出,经常会出现前后矛盾,但他满不在乎,有时他言论有不妥之处时,便随口加以更改,像用雌黄修改错别字一样容易。

《晋阳秋》中说:“王衍,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后世的人就将随意批评或乱说称为“信口雌黄”。

信口雌黄,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妄作评论。

雌黄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大多数的雌黄和雄黄一起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所以雌黄是雄黄的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

魏晋时期,玄学大盛,炼丹、服食五石散等修仙行为在高层清谈人士中盛行。中国大量矿物颜料的发现就得益于炼丹,而雄黄、雌黄的发现,虽然都没让人成仙,却被安排了其它用途。

雄黄用来入酒,驱蛇虫,让白素贞现了原形。而雌黄,更多地就成为了颜料,辉煌在千年敦煌壁画之中。

不过雌黄的颜色还和当时纸张颜色相似,倒是让文人们发现了其他用途,《梦溪笔谈》: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这就是古人版的涂改液啊。

所以雌黄又有了修改、涂抹的意思。《颜氏家训》: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而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最直接的来历大概是王衍的“口中雌黄”。这个人就厉害了,别人改东西要用雌黄石,而他张口就来,随意更改。晋·孙盛《晋阳秋》:

中华成语千千万,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信口雌黄”这个故事就很有趣。

西晋时期,因结束了三国百年的***,这个时期的人们生活安逸,无忧无虑,小资安逸之趣逐渐散漫开来。西晋是汉文化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走到哪都是在比谁更有文***,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在比赛中创作出来的。俗话说:有利就有弊。有些人有真材实料,有些人就会滥竽充数,信口雌黄。

当时有个人叫王衍,是西晋时期皇帝重臣,为了面子,他也融入了这场文化博弈之中,可此人少年时本就是纨绔子弟,所以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因此,无论是在比赛还是讲学中,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东西,甚至到后来开始胡编乱造来了,连小孩子听了都知道他讲错了。于是,民间开始流行一个词说王衍“口中雌黄”,意思就是嘴巴里竟是些错误之话、胡说八道。

这里的“雌黄”就是“错误”的意思。因为古代的纸是***的,特别是晋代又发明了染潢纸,不仅光亮而且色泽明黄,就和“雌黄”这种矿物质的颜色一般。“雌黄”涂抹在纸上,就能遮盖毛笔写的黑字,就像我们今天的白纸,而发明了白色的涂改液。所以,“雌黄”的用途就是涂掉写错误的字,因而也衍生出了“错误”的意思。口中雌黄就是讲的全是错话的话、说胡话之意。

我国著名的《颜氏家训》中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这就是对王衍之事的总结,也是“信口雌黄”这个成语的出处。信口:随口;雌黄:错误的言论。所以它的意思就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张嘴就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