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算命网

Hi, 请登录

啊启***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明朝,其实有一位大谋士,以比肩刘伯温。

此人便是姚广孝,法名道衍。他是姚广孝,是朱棣的首席大谋士,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道衍,是个和尚,是佛学家,精通阴阳术数,一生出入佛堂和朝堂,好不惬意。

啊启算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姚广孝出生于公元 1335 年,江苏人,祖上世代为医,14 岁时姚广孝剃度为僧,法名道衍。此时朱元璋也正在皇觉寺当和尚,如果有联系方式,说不定还可以一起敲木鱼。

1368 年, 40 岁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由和尚改当皇上,此时的姚广孝,35岁,却仍然是个和尚。但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和尚,机会迟早会到来。

1382 年,朱元璋的马皇后病逝。不管是亲妈还是干妈,朱元璋的儿子们为了表孝心,纷纷要求朱元璋派遣高僧随自己回藩王府诵经祈福,朱元璋很高兴。此时已经 47 岁的姚广孝便主动要求随燕王朱棣共往北平,这是一次野心家和野心家的会面, 20 年后他们将一起改天换地。

啊启算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398 年, 70 岁的朱元璋去世,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最有希望,最有能力的皇四子燕王朱棣,而是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建文帝并不是小白兔,登基之后,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便是削藩,要把他的各位皇叔皇兄皇弟的权利削弱,最好能一撸到底。刚开始干的很漂亮,湘王、代王、齐王、岷王等乖乖就范,建文帝的信心一下子就来了。

削藩向来是件苦差事,也很危险,掌握不好分寸,就会天下大乱。汉景帝时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都是削藩惹的祸。建文帝的四书燕王朱棣此时也正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道衍初见朱棣时,便声称要送朱棣一件大礼,朱棣心想一个穷和尚能送王爷我什么大礼?道衍说我将送殿下一顶白帽子,朱棣心领神会。王字上加一白,便是一个“皇”字,一个文字游戏将两个野心家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道衍到了北京后,虽名为庆寿寺主持,却时常往来于燕王府中,与朱棣密谈。也正是在道衍的极力撺掇和鼓励下,朱棣最终下了起兵的决心。

啊启算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起兵大反判总得有个口号,就如同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的“清君侧,诛晁错”,朱棣也打出了诛杀朝廷大臣齐泰等人,“奉天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以一藩国之力对抗朝廷,朱棣的仗其实打的很艰难。朱棣在前线攻城略地,姚广孝便陪同太子留守北京,主持大局,在关键时刻又往往给朱棣献上正确的决策。

《明史·姚广孝传》: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目三角,形如病虎”,元朝末年著名相士袁珙在嵩山偶遇“异僧”,所做出的相貌描述;“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是在相貌基础上做出的论断。“异僧”便是时下热播的《大明风华》中老和尚,姚广孝。到于刘秉忠何许人也?其祖上曾供职于辽国;到了其父亲,蒙古人消灭金国后,归顺了元朝,在刑州元帅府担任军职。因父亲的关系,刘秉忠当了名小官,只不过其不愿做刀笔吏,很快弃官,归于邢台天宁寺虚照禅师门下参研佛法,后受到征召,作为军政大事方面的参谋,留在忽必烈身边。元朝建立,官至参领中书省。为元朝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1. 辅佐忽必烈成就帝业;
  2. 主持建造元大都,即后世的北京城;
  3. 制定了元朝的典章制度。
以此作为参照,姚广孝的一生也诚如袁珙的“玄学”所料。受地方上“三吴之内,刹竿相望,其名蓝巨刹,涌殿飞楼”浓厚的佛教氛围影响,出身于苏州乡间郎中家庭的姚广孝,14岁便投入佛门,法号“道衍”。在建文帝继位之初,在黄子澄、齐泰等“腐儒”的建议下,对叔叔们进行削藩。 姚广孝不仅请出袁珙为燕王相面,得出朱棣有“帝王之相”的结论;而且多次出谋划策,坚定朱棣起兵的决定,发动历经四年“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改变明朝承袭的伦序,开创出一个新的王朝。

于1404年(永乐二年),以75岁高龄,受封为太子少师,资善大夫,朱棣还希望姚广孝还俗,恢复“姚”姓,百般礼遇这一,“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主要策划。姚广孝拒绝了许多赏赐,如大宅第与美女,只作为资善大夫,身穿朝服居于朝堂之上,下朝后便又换上僧袍,回到寺庙。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长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姚广孝的结局,并没有像洪武朝的功勋,得到清算。相反其在永乐一朝得到朱棣的重用:

  1. 辅导朱高炽、朱瞻基两父子:朱棣数次北征大元,留下了姚广孝辅佐太子朱高炽;更是在太孙朱瞻基9岁时,朱棣令其“出阁就学”,指定姚广孝为其往侍讲读经典;
  2. 赈灾江南,收揽人心:江南松、湖等四州,多为建文朝大臣的故乡。因“靖难之役”的影响,朱棣为稳定局势,在永乐初年制造了多起冤案。同时,四州也是姚广孝参禅之地,朱棣利用其号召力,回乡广施善举,挽回人心;
  3. 主持《永乐大典》修撰:作为《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是正统儒家的拥护者,对于释、道等不可能***取平等的眼光看待,朱棣命姚广孝“总之”,居中调和,使得后世的《永乐大典》在“色彩”上,不那么单一,更为丰富;
  4. 举荐人才:姚广孝以方孝孺“杀孝孺,天下读书***绝矣”为借口推荐,只不过其忠于建文帝,激怒了朱棣,被杀。还举荐赵友同任太医,其在《永乐大典》担任副主编,修五经大全诸书。
辅佐朱棣,开创出“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定;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文化建设上效果显著”的永乐朝新气象,并在仁、宣两朝得到延续,完全可以媲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不仅如此,姚广孝在临终前,上奏朱棣释放曾为建文帝剃度的高僧溥洽,使其这一支的佛法得以延续,其座下***后成为了明朝前朝佛法传承的中坚力量。1418年,姚广孝在北京庆寿寺圆寂,享年89岁。朱棣遵从其遗愿,以僧人的方式葬于房山,撰写神道碑,寄托哀思,以文臣身份入明朝祖庙,可以说是作为臣子的最高礼遇了。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