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算命网

Hi, 请登录

中日战争预测

抗战爆发,为何蒋百里以预见日本会以战败收场?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百里将军能预见到日本会以战败收场,源于他:(1)对中日社会经济军事状况的全面了解;(2)对战争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战争发展态势的科学分析;(3)基于前两点的正确抗战方略。

蒋百里将军(1882-1938.11)名方震,字百里,早年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四年(1901-1905),回国后短期任清***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相当于总参谋长),又赴德国进修四年(1906-1910),回国后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北洋军总参谋长等,1933年再赴日本考察,1936年赴意大利考察。

因此,一方面是是对日本的军事教育思想、日本老师和同学的想法、日本的政治军事很了解;另一方面是在对各国的军事比较中找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并在知己知彼中制订了对付日本侵略战争的战略***。

中日战争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在1923年由北平回浙江葬母返回途中,在徐州时就曾对同行的学生龚浩(抗战后任第一战区参谋长)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和日本必有一战。一旦战事爆发,津浦、平汉两线将会被日军占领,中国的国防线大体应北起太原,经洛阳、襄阳、衡阳这三阳线,是为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的连接地带,日后这是可作抗击外敌入侵。

1937年初,蒋百里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国防论》出版,他在扉页的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蒋百里的重要军事思想是:国家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不仅仅在军队,而是在于老百姓及其社会经济,即不是军队打仗、而是国民拼命;一旦敌人入侵,应起而节节抵抗,以空间换时间,将敌人拖滞于对我有利的第二阶梯区域决战,以扬长避短,而绝不能投敌、资敌而强敌削我。这是抗日战争能够、也会取得胜利的保障。蒋百里将军是******中少数能够认识到以人民战争来赢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人士。

中日战争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惜天妒英才,蔣将军在1938年10月出任陆军大学(黄埔军校)代理校长(原一直为蒋介石兼任),11月4日在迁校途中病逝于广西宜山。邵力子在挽联中简洁地总结了他的抗战思想:

合万语于一言,信中国必有办法;

打败仗也还可,对日本切勿言和。

中日战争预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蒋百里,号称中国的三个半军事家之一,他一生从未带兵,但却以卓越的战略分析著称,尤其是对抗日战争有着非常清晰的战略思考,准确的预言日本必败。

蒋百里将军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如何如此准确,那为何蒋百里能预见日本会以战败收场?

这一切得益与蒋百里将军对日本的了解。从1901年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到1905年,蒋百毕业,其在日本一共生活了5年的时间,这段期间他不仅仅了解了日本的生活文化,而且他深入学习和了解了日本的军事情况,在1905年毕业比试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日本***佩剑。

蒋百里对日本的了解不仅仅限于此,中日战争爆发之后,蒋百里将军与好友在茶馆喝茶,他看报纸时突然说出:“日本军舰将于一个星期之后登陆上海。”,朋友很是吃惊,问他如何得知。蒋百里将军说道:“报纸上说”日本海军上将觐见***“,这表明日本海军准备出动,按照日军的准备时间,加上日军的航行时间,日军将会再一周后抵达上海。”

后来的结果果然于蒋百里将军所预料的一样,一周后日军果然到达上海。蒋百里先生有这样的预测能力,说明他不仅仅了解日本的军事行动程序,而且对日军的行动和准备时间都非常了解,所以才能有这么准确的预测。

抗日战争爆发前,蒋百里将军对中日战争有过明确的论断,他在1937年初出版的《国防论》的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分水岭?

甲午战争以前,清***虽然内部腐朽,外忧不断,但尚未动摇其统治根本;而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殖民入侵,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李鸿章在甲午前二十年就已经预测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为何还会输?

这个问题,军事上又如何弥补体制上的失败呢?封建军队又如何打败现代军队?

清***并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它是传统的封建体系维持的封闭社会,军队也只是由效忠各自领主的私人武装(淮军,湘军),这些领主是否原意为皇帝作战要却绝于领主对皇帝的忠诚程度和作战的利益驱动。

所以当一个私人武装结合起来的军事机构与现代军队作战的时候,指挥体系的效率,军人的精神和军事后勤能力的差距,已经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失利后,丁汝昌的做法就是把军舰缩回刘公岛基地,避免海战损失,结果日本人登陆之后直接歼灭北洋水师。这种思维方式就已经表明,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这只军队其实是个政治势力,军队的规模是政治谈判的资本,而不是国防的利器。

所以不管李鸿章提出什么理论,最终都会被体制彻底摧毁。

李鸿章并没有主张“海防优先”而是主张“李鸿章的海防优先于左宗棠的军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没有人会真正做到“海防优先”,这不符合人们当时的思维。

(1)李鸿章并非海防优先论者

许多人都说“北洋海军”成军后“未添一舰一炮”,如果他真的“海防优先”,那么,怎么可能不添一舰一炮。其主要原因只能是:“甲午战争”没打之前,谁都没料到中日会有一战,都认为海军阶段性发展使命已经完成。

(2)李鸿章身上的四大问题造成“甲午战败”

在李鸿章身上,有四大毛病,正是因为这些造成这支“亚洲一流舰队”没打出真正实力。

官迷心切:为了自己的地位李鸿章对清廷***用“公开支持背地反对”的办法,“甲午战争”中经常发出与光绪相反的命令,但公开场合却表示服从。同时对慈禧大寿过分热心,帮助筹集各类礼钱,仅轮船招商局就凑了70万两。但“北洋海军”却“未添一舰一炮”。

贪腐:除去吃穿住行用、来来往往,他死前的收入是其合法收入十倍以上,这还没算田产和股票,你要说没有贪腐,是不可能的。

谢邀,李鸿章的确一直主张海防优先,但是主张不一定能够施行,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支持。在当时的清廷,像李鸿章一样意识到海防重要性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的官员还是没有睁眼看世界,他们仍然只是在学习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将西方的先进技术看成是歪门邪道,比如帝师翁同龢,兵部尚书徐桐等人。这些人也成了李鸿章在发展海防的过程中的阻碍。比如说李鸿章曾几次向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要钱购买***,确被屡次拒绝。到了甲午海战开始的时候,一整个北洋水师竟然只有两颗***。怎么和人家打?根本就打不了。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清廷从骨子里已经无药可救了。官员***,吏治败坏,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根本不顾国家死活,有志之士还处处被人排挤。甲午年正逢慈禧六十大寿,慈禧为了气派,花费白银竟然达千万之巨,当时国库空虚,这些钱从哪出?只能从海军经费中抽出来,还弄出来来了一个海防捐。当国家利益和当权者的享乐产生矛盾的时候,国家利益只能让步于当权者的享乐。

李鸿章主张海防优先,为了建设北洋耗尽了半生心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慈禧的支持的确做出了一些成绩,建设出了号称***的北洋舰队。但是在这之后,北洋舰队确再也没有得到一点发展,多年未购一舰,北洋水军也多年未经实战,有些人都已经缺乏了军人的最基本素质。抽***的抽***,嫖妓的嫖妓,***的***。而人家日本,虽然是个蕞尔小国,但确一直在积极的扩充自己的军事装备,为了海军发展,日本***节衣缩食,将自己的钱捐出去购买军舰,日本的海军士兵的训练程度也远非清军可比。到了甲午海战之时,日清双方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了。未战强弱胜负之势已分。

一人之见,有别的看法可以提出来,欢迎大家评论。小编很钟意你们,做我的走狗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