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算命网

Hi, 请登录

鬼节习俗

中元节为何被称为“鬼节”,又有哪些风俗传说呢?

中元”即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在广大南方地区,俗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

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元为十月十五。中元节与清明节、宗族等一道,是作为祭祀崇拜祖先的重要体现,

我们当地中元节叫"七月半",传统祭祀祖先、亲友的节日,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南墙站,这句老话,中元幽影倩,月圆引魂归。这几天夜晚一般不独自外出,衣服晚上不能挂外面,夜晚不让小孩外出,怕孤魂野鬼撞上了。

鬼节习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元三天,已故亲人以从地府走出,重回阳间来,所以,我们当地就有给亲人烧纸钱,放馒头,也有放河灯的,照亮亲人回家的路,

在中元传统鬼节的习俗,大家寄希望于这三日祖人能够从酆都复出,来到人间“再食一回烟火”。但“此烟火非彼烟火”,为后辈为祖先特意准备的,寓含了孝道的含义在其中。而且中元节亲人给祖先烧的纸钱据说亲人自己能收到,所以我们当地子孙后代都在中元节这几天祭奠祖先。

河堤山坡公路前

鬼节习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家儿女化冥钱

悼愿天堂魂顺意

福添晚辈佑平安

鬼节习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月半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这个节日国家没有放***,但它的习俗内蕴丰富,包含着我国与佛教、道教、儒家的文化理念。在我们当地,中元节又称“鬼节”,家家户户都杀鸭,购买祭品,祭祀祖先。有些家庭连续三天摆宴席,请亲戚朋友一起喝酒吃饭,七月十六日还要备鸭子回娘家。

我们这儿中元节的又称“鬼节”。习俗很单一,就是祭祖。

以前我们这儿本地人家族的祖坟都是在一起的,而且是按辈份排列的。每次上坟,一排一排,一辈一辈,再结合碑文,可以说一目了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动迁的地方越来越多,有些家族祖坟搬迁到公墓里,搬到公墓里就无法像先前那样辈份井然有序了,但中元节祭祖的习俗依旧保留,不曾改变。

以往祭祖需要蒸供摆碗,所谓“蒸供”,就是要蒸十五个大馒头,“摆碗”就是要准备五碗荤素不同的菜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酒、米饭之类的供品,上坟的时候,把这些供品摆在坟前,供先人享用。另外,还要烧些纸,给先人送去一些零花钱。

现在,随着文明素质的提高,祭祖也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绿色。大家都很自觉,不会在山上或公墓里烧纸,但有些人家还保留“蒸供摆碗”的习俗,更多人家买花上坟祭祖。

上坟祭祖都是在上午进行。祭祖之后,兄弟姐妹也好,亲戚朋友也好,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叙叙旧。这样祭祖活动就全部结束了。

今天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传统节日,其实道教还有上元节每年的正月十五(天元),中元节每年的七月十五(地元),下元节每年的十月十五(水元)。中元节为地官赦罪日,也是拜土地、敬鬼神的日子,有些地方还要拜灶王爷,中元节少不了吃3食,吃面羊,因为“羊”通“祥”,代表着吉祥,在古代不是每家都有活羊吃,因此,人们用面捏成羊的形状表达美好的祝福。吃鸭子,因为“鸭”与“压”谐音,鸭子游在水面有压制阴水之象,寓意压阴、压邪之意。吃扁食,扁食与饺子形状差不多也是用面皮包陷,食用时一般带有汤水,这种食物有天地混沌之象,上下皮“包合”,象征幸福圆满

一、吃羊面吉祥:推荐做法【蒸羊面灯】

准备200克面粉,2克发酵粉,少许白糖搅拌均匀,温水和面,分出一小份面用粉色饮料和面,把面和成面团后,放入盆中盖上盖子醒发20分钟。时间到了,将面团取出来,加少许面粉团成面团。

将面团捏出羊的形状,粉面团搓成细条卷成羊角,剪刀剪出耳朵、嘴,按上两颗黑豆当眼睛,剪出两只羊手抱一小盆当油碗,这手艺也不精啊,凑和着看吧,但寓意是很好的,大家一定也要试试看哟。

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我们家乡的中元节是每一年的七月十四,七月十五,这两天。

具体的习俗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习俗是请回己故先祖吃饭。就是在每一年农历七月十四,做一桌香喷喷饭菜,然后,倒上酒水,点上香蜡,烧点冥币,招回已故先祖吃饭。

第二种习俗写包封。每一年农历七月十四,打制冥币,并写上已故先祖姓名之后,再封装好。

第三种习俗是烧包封。每一年农历七月十五,送七月十四招回家中吃饭的已故先祖出门,并给他们烧包封,告知其可以领受此冥币去阴间花费了。

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1、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不同的地区中元节的习俗是不一样的。

华人地区的习俗主要是祭祖以及祭祀孤魂野鬼(又称“好兄弟”),广东、港澳称为烧街衣。近代至今部分人常把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视为阴森恐怖的鬼节,有不少禁忌,例如不要贴墙走、不要在七月搬家或结婚、晾衣服不能留到半夜,但部分禁忌如晚上不要外出等并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因为传统上地官诞不少祭祀和庆祝活动都是晚上进行,与传统习俗有矛盾。

香港人通常称这节日为盂兰节,人们会在七月十四在家中祭祖,并且会烧街衣。各区于七月皆有举办盂兰胜会或中元建醮,离岛坪洲便是其中一个地方举办中元建醮。坪洲中元建醮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举行,一连四日,最热闹的一天为七月十五日,当日的仪式包括走午朝、走龙船、放水陆灯、摆天席、争夺祭品及化大士王。

在台湾,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无论***机关、公司行号、社区住宅、神坛庙宇,都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好兄弟(台湾闽南人对游荡鬼魂的尊称),并祈求全年的平安顺利。

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都会放***一周左右,称为“盆休”,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选择利用这个***期返乡团聚祭祖,此时像大都市(如东京、大阪等)街道多显冷清,有点类似华人的清明节。

提起中元节,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元节是什么节。根据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民间都把中元节当做是鬼节,尤其是南方,人们往往只会用鬼节称呼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这一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下面这些传统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有些地方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相关推荐